長壽,是人類自古以來的一種美好願望。東漢樂府詩的"生平不滿百,長懷千歲憂",反映了人們對長壽的憧憬。而中醫養生學研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進行。二千多年來,在延緩衰老、益年增壽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運用中藥抗衰老便是中醫養生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  衰老是一種生理現象,是人體成年以後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體質形態、生理功能等方面的退行性變化。現代醫學認為人在45歲以後便進入初老期,65歲以後才算老年期。如果在45歲以前出現兩鬢斑白,鼻毛白化,耳聾眼花,眉毛外側三分之一處特別粗長,記憶力減退,工作效率降低等老年性變化,醫學上便叫做早衰。

  中國醫學認為,人的生長、發育、衰老與"腎"的功能密切相關。《內經》中指出:人體衰老的主要原因是"天癸竭,精少,腎氣衰",所以"形體皆極"。說明"腎"是決定人變老的遲早和壽命長短的關鍵。故抗衰老藥物多是以補腎益精,高速整人體陰陽,補五臟之不足為前提的。為了保護中、老年的身體健康,防止生理性早衰,有利於強身防病,延緩衰老。茲選擇介紹具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藥,供讀者在防病於未然,或既病防變時應用參考。

1、抗衰老的中藥   根據中醫文獻記載和臨床實踐證實,枸杞、何首烏、刺五加、花椒、肉蓯蓉、菊花、松子、核桃、茯苓、玉竹、槐實、黑芝麻、蜂乳、白木耳、麥冬、白朮、靈芝、黃精、補骨脂、熟地、五味子、山萸肉:紫河車等藥物,多具有補氣養血、益腎填精的功能。久服可使臟腑功能健全,神氣精血充足,經絡血脈通暢,從而達到抵抗衰老的目的。經實驗室研究證實,以上中藥都可增強人體內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,提高新陳代謝的活力,對心、肝、腎、腦、胃等臟器都有調整功能。


2、抗衰老的中成藥  八仙長壽丸、金匱腎氣丸、楊氏還少丹、刺五前養生素、七寶美髯丹、延齡廣嗣丸、十全大補丸、右歸丸、左歸丸、春回膠囊、人參蜂皇漿、青春寶、龜齡集、人參固本丸、河車大造丸、雙寶素等成藥皆有"補虛","悅澤",抗衰老的作用。抗衰老的中成藥很多,這裏介紹的多是經過長期臨床實踐,具有簡、便、廉、效的優點,可以長期服用而無副作用。

3、抗衰老的方劑   歷代醫家創立了許多抗衰老的有效方劑,如瓊玉膏、六味地黃湯、人參湯等。我國名醫施今墨,曾潛心研究中藥抗老強身的問題,並研製出抗衰老綜合方。今將施今墨防老抗衰處方抄錄如下:黃耆、枸杞、桑椹、茯神、芡實各15克;黨參、黃精、首烏、黑豆、五味子、玉竹、紫河車、葡萄乾、白朮、大生地、菟絲子各10克;大熟地、麥冬、蓮子、山萸肉、炙甘草、懷山藥、柏子仁、龍眼肉、丹參各6克;烏梅6克。煎湯服用,因上述藥物在本草和古成方裏都有記載,並經過歷代醫家採用,證明有療效。它們藥性和平,能通經絡,入臟腑,故長期服用,不會產生副作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hbgt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